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八十八载仁心跨山海 驻华大使夫人走进西安交大二附院共话国际医疗合作

时间:2025-10-23   作者:国际在线陕西频道、二附院党委宣传部   责编:屈姝利     来源:     阅读:

10月22日下午,“八十八载仁心·无国界守护——驻华大使夫人西安行走进西安交大二附院”活动圆满举行。来自土库曼斯坦、约旦、巴林、科摩罗、也门、萨摩亚、马耳他、埃塞俄比亚、土耳其、比利时、摩洛哥、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13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夫人齐聚这所拥有88年历史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二附院”),通过参观特色科室、参与“她力量”座谈、见证国际医疗合作成果等,共同搭建中外医疗健康交流的新桥梁。

八十八载仁心 无国界守护

驻华大使夫人走进儿童大楼了解儿童神经康复中心相关情况

一走进儿童大楼,特殊儿童的“康复乐园”便带给驻华大使夫人们强烈的人性关怀的感动。儿童神经康复中心作为西北地区最早深耕该领域的机构,20余年帮助了1000余名困境患儿,成为了他们的“希望港湾”——700平方米的空间里,卡通壁画与童趣玩偶驱散医疗环境的严肃,滑轨悬吊训练系统曾让一位4岁痉挛型双瘫女孩经8周“太空行走”游戏独立迈出53步,感觉统合训练区的巨型陀螺、波波池则通过科学刺激提升孩子注意力,随机对照数据显示12次训练后注意力可提升30%。“我看到医生在帮助孩子治疗,他们的父母就在旁边鼓励他们,这种科学且温暖的治疗方法以及令人放松的环境,让我十分感动,我相信这些孩子们会很快好起来,拥有美好的未来。”孟加拉国驻华大使夫人努兹哈特·纳兹穆尔感叹道。妇产科内,婴儿按摩演示传递着对新生命的温柔守护,医护人员用草莓味舌压板开展口肌训练,在适宜的室温中为婴儿按摩四肢,既促进母婴情感联结,又助力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发育,让“生命之初的呵护”具象可感。

驻华大使夫人走进妇产科了解产后康复训练的具体情况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及能力输出单位,西安交大二附院的国际贡献早已从技术突破延伸至全球健康服务。驻华大使夫人们聚焦医院的“硬核”医疗实力——骨科的国际首例3D打印可动人工椎体,让众人直观感受中国骨科技术的领先水平;泌尿外科的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设备更成为焦点,许多驻华大使夫人在医生的指导下亲身感受。“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医疗设备,它可以远程进行手术,非常神奇,让我印象深刻,我非常期待约旦可以和西安在医疗技术上有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约旦驻华大使夫人阿曼尼·塔迪尔在体验后忍不住赞叹。据了解,该技术可实现2000公里外的精准手术,已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过紧急医疗支持,成为用科技打破距离阻碍的有力实践。

驻华大使夫人认真了解3D打印可动人工椎体

约旦驻华大使夫人阿曼尼·塔迪尔正在体验5G远程机器人辅助手术设备

更动人的是中国医护的“软性”担当。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长期无偿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派遣医疗队的国家,自1963年向阿尔及利亚派出首支援外医疗队以来,中国累计向7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援外医疗队员3万余人次。“西安交大二附院已持续54年投身援外事业,累计派出36批次、120人次医疗队员。我们的足迹遍布马拉维、瓦努阿图、苏丹等国家,创造出了援助国家医学史上多个第一。”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刘昌自豪地介绍。

医无国界绽芳华“她力量”点亮全球健康路

“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全球妇女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随后的座谈会中,驻华大使夫人与医护们共同探讨了女性在全球健康事业中的独特贡献。座谈会由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委副书记党变玲主持。

座谈会现场

在中国援外的历程中,“她力量”一直都在。西安交大二附院已持续54年投身援外事业,120人次医疗队员,中27位是女性医护工作者,她们的足迹遍布马拉维、瓦努阿图、苏丹等国家,创造出了援助国家医学史上多个第一。

在苏丹,曹克宏医生带领团队完成当地首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让心脏外科技术在非洲落地;眼科郭绒霞教授让失明30年的老人重见光明,妇产科田莲珍医生成功实施巨大子宫肌瘤切除术,挽救患者生命;在马拉维,西安交大二附院首开卡姆祖中心医院儿科神经门诊,筹建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室,开展了首例胃癌根治术……这些都是“中国医生”与当地民众之间生命羁绊的见证。

“这是中国医护‘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精神的真实写照。”座谈会上,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刘昌回顾医院近年海外援助成果时特别强调,女性医护在国际医疗援助中展现出非凡的沟通力、同理心与专业韧性,成为传递中国医疗温度的重要力量。

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委书记刘昌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强调:“医学与健康是跨越国界、连接人心的通用语言。今天不仅是对西安交大二附院88载仁心仁术的回望,更是我们与各位大使夫人携手,共同推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实践。”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欢

她力量·援非故事里的生命羁绊

“以生命影响生命”,两位援非女医生的故事,让“医无国界”从口号变为现实。

第37批中国援苏丹医疗队妇产科医生刘韡,讲述了与非洲女性的深厚情谊:苏丹女性是家庭与社区的“支柱”,48岁的瓦努阿失去丈夫后独自抚养3个孩子、照顾老人,而她的3个孩子均由中国医生接生。“在阿布欧舍,祖母、母亲、女儿都由中国人接生是常事,这份信任跨越多代,连接起不同国度的女性。”刘韡期盼,通过更多国际合作,让全球女性充分释放潜力。

第37批中国援苏丹医疗队队员、妇产科医生刘韡

同样在非洲,第6批中国援马拉维医疗队儿科医生郭亚乐,将“她力量”注入儿童健康领域:牵头建立儿童传染病防治科普点,走遍村庄为孩子接种疫苗,培训大批当地儿科医护。“看到孩子因我们的努力健康成长,才真正懂了这份付出的价值。”

第6批中国援马拉维医疗队队员、儿科医生郭亚乐

国内,她们是守护患者的“白衣天使”;海外,她们是传递温暖的“文化使者”。正如刘昌所说,88载仁心坚守,医院从西迁路上的“救亡图存”,走向新时代的“全球共护”。

她力量·从合作愿景到薪火传承

驻华大使夫人们也积极分享合作构想。科摩罗大使夫人茶安提及,科摩罗与中国拥有“无障碍、现代化、包容性医疗”的共同愿景,“未来希望加强远程医疗合作,让我国医院与中国医疗中心相连,让更多人公平享有医疗服务。”

科摩罗大使夫人茶安正介绍科中两国的医疗卫生合作情况

比利时驻华大使夫人潘黄河则聚焦“女性力量”:“比利时近半数医生、绝大多数护士与助产士是女性,她们的专业与温度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她认为“以人为本”是中比医疗共同价值观,期待在学术交流、智能医疗系统等领域深化合作。

比利时驻华大使夫人潘黄河(中)在座谈会进行分享

“汇聚全球英才,共创医学未来”,为了让“她力量”持续发光,让大爱薪火相传,西安交大二附院副院长郭卉现场发布海外优青招聘计划,聚焦医学前沿,面向世界顶尖院校筛选医学、生物科学、AI医疗交叉等领域的青年科学家。计划以“三大核心支持”保障人才发展: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平台提供独立科研机会,给予国际竞争力薪酬与科研启动经费,助力成果向临床转化。郭卉同时向大使夫人们倡议,希望她们发挥桥梁作用,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入。

西安交大二附院副院长郭卉发布海外优青招聘计划

西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际交流处处长戴百飞在总结中指出:“西安交大二附院的成绩不仅是当下的,更要面向未来,与世界医院携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西安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国际交流处处长戴百飞

会后,大使夫人们还体验了中医特色项目:在针灸按摩体验区感受传统医术的精准调理,在香囊制作环节亲手搭配中药香料。她们纷纷表示,此次交大二附院之行印象深刻,不仅看到了中国医疗的专业实力,更感受到了“她力量”的温暖与力量。

约旦驻华大使夫人阿曼尼·塔迪尔制作了香囊

未来,西安西安交大二附院将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深化与各国的医疗合作、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医院”的力量。

从全球妇女峰会的指引,到驻华大使夫人与医疗行业的跨界合作;从援非女医生的动人故事,到海外优青计划的薪火传承——这场以“她”为名的盛会,尽显女性在全球健康事业中的独特价值。当身为医者的“她”们,让医者仁心跨越山海,这股温柔而坚定的力量,必将在守护生命、连接世界的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八十八载风雨兼程,西安交大二附院从西迁路上的医学火种,成长为推动国际医疗合作的重要力量。本次驻华大使夫人西安行走进西安交大二附院活动作为医院抗战迁陕88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不仅展示了中国医疗的发展成就与国际担当,更以女性力量为纽带,为中外医疗合作注入新活力。未来,西安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一带一路”医疗交流,让无国界的守护惠及更多民众,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