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国际版| 员工版| 进入旧版|

【锦言医心】生命与信仰的博弈:一名藏族同胞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生死救援

时间:2025-10-21   作者:行风建设办公室   责编:赵文颉     来源:     阅读:

千里疾驰:危急时刻的生死时速

2024年9月16日,正值中秋假期,神经内科护士站骤然响起急促的铃声,住院总医师坚雅婷接到紧急会诊通知,迅速赶往诊室。患者是一名37岁的藏族男性,在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后,出现了进行性加重的四肢瘫痪、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症状。鉴于当地医院救治能力有限,患者及家属连夜奔波1300 公里,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赶至我院就诊。

坚雅婷医师详细询问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并结合外院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该患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猛,神经内科值班团队毫不犹豫,立即将其收治入院,并迅速完善影像学与肌电图等检查,进一步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入院不久,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至90%,四肢肌力仅为2级,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呼吸衰竭。

命悬一线:当标准疗法遭遇信仰壁垒

张桂莲主任医师向患者家属详细告知了病情:吉兰巴雷综合征属于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主要症状为四肢软瘫,少数患者会累及吞咽及呼吸肌,导致吞咽困难和呼吸衰竭。该病病情凶险、进展快、预后较差,且死亡率较高。目前,根据病情评估,需尽快为患者进行血浆置换或丙种球蛋白输注等血液制品治疗。但患者因个人宗教信仰,坚决拒绝关于血液制品的治疗方式。

仁心破局:退“红包”与寻新径

面对患者因宗教信仰坚决拒绝使用血液制品,治疗组陷入了两难境地。血浆置换与丙种球蛋白是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标准疗法,疗效确切,此刻却无法实施。时间就是生命,患者的呼吸功能正在持续恶化,每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果。随着病情进展,患者情绪波动较大,家属眼含泪水,反复恳求卜宁副主任医师全力救治,甚至悄悄将现金塞进医生口袋。卜宁副主任医师发现后,立即将现金交由王晓娟主管护士处理,并存入患者住院账户。在此特殊情况下,治疗组经过集体讨论,决定尝试替代方案。卜宁副主任医师向患者家属详细介绍了我院神经免疫亚专业目前开展的新疗法—— 新生儿受体(FcRn)拮抗剂。该药物能够有效清除致病性IgG抗体,在神经免疫疾病治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显著疗效。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后,治疗组为患者输注了新型生物制剂艾加莫德。

图片2.png

奇迹七日:从瘫痪卧床到独立行走

患者病情在输注新型生物制剂艾加莫德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治疗第二日,患者四肢肌力逐渐恢复,可抬离床面。一周后,患者已能独立在病房行走及如厕。短短一周内,患者的病情实现从四肢瘫痪、呼吸困难到生活自理的奇迹转变,让患者重获新生。

情暖医患:一面锦旗,万千感激

患者妻子为表达感激之情,将一面精心定制的锦旗交到神经内科团队手中。锦旗上,“医术精湛解危难,医德高尚暖人心”,两行金灿灿的大字,饱含着一个藏族家庭最深沉的感激。这面跨越1300公里而来的锦旗,不仅是对神经内科全体参与救治医护人员精湛医术和崇高医德的至高赞誉,更是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在危重疑难神经免疫疾病救治领域实力与担当的生动见证,象征着医患之间深厚的信任,也让一段在生死考验中淬炼而成的民族情谊,熠熠生辉。

图片1.p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