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29-87679000(总机)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五路157号
邮编:710114
网址:www.2yuan.xjtu.edu.cn
2025年8月2日至3日,由陕西省药理学会主办,肾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承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疆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联合协办的第三届肾脏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西安和乌鲁木齐两地举行。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双会场模式,吸引来自美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的10名肾脏国际专家和国内、省内10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肾脏药理学研究、临床诊疗新技术及国际协作展开深入交流。
8月2日下午,大会在西安会场正式开幕,开幕式由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陈莉娜教授主持。
专委会主任委员付荣国教授致开幕词,汇报了专委会一年以来的工作成绩,并对与会领导和代表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挂职副院长王嘉寅教授致词中强调肾脏疾病研究的跨学科融合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潜力。
中国药理学会肾脏药理专委会候任主委孙金鹏教授致词,对陕西省药理学会的既往工作和此次会议规模给予肯定。
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长招明高教授致欢迎词,对专委会过去一年的工作给予高度肯定,并指出,肾脏药理的研究需要基础与临床深度融合,需要多国多学科的交流探讨。
本届年会旨在通过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促进肾脏疾病诊治多维度创新发展,并为临床注入新动能。会议通过30余场学术讲座,围绕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开展深入探讨。美国的基础研究、新加坡的精准医疗理念、印度尼西亚的热带病防治经验、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医学智慧,更是吸引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学术讲座中,山东大学孙金鹏教授则从GPCR微环境药理学角度,解析了肾脏感觉调控的分子机制,为代谢相关性肾病药物设计开辟新路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洪丽教授展示了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肾脏疾病模型构建中的应用,该技术为模拟肾脏微环境、精准筛选治疗靶点提供了新工具;浙江大学马坤岭教授提出的急性肾损伤新型治疗策略,通过靶向调控细胞应激反应,为AKI的临床干预提供了新思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刘宝利教授分享了《应用经典名方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科研实践》,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辨证论治将传统经方与现代诊疗技术结合,显著改善患者蛋白尿及肾功能指标;美国耶鲁大学田雪飞教授揭示了足细胞病的新机制,为肾小球疾病的精准分型与治疗奠定理论基础;新加坡中央医院团队带来《移植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药物涂层球囊在透析通路中的应用》等议题,展示亚太地区先进经验;印度尼西亚专家们重点探讨了维生素D类似物对糖尿病肾病、肾移植后液体管理的临床实践;乌兹别克斯坦学者们分析了肾功能不全患者房颤的血液动力学因素,以及肥胖患者冠脉搭桥术后的肾并发症管理;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蔡宏教授团队揭示了蛋白修复酶PCMT1在延缓肾脏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西北大学赵英永教授团队通过宿主-肠道菌群色氨酸共代谢研究,阐明了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代谢-免疫调控网络,为CKD的早期干预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靶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姜鸿教授团队针对边疆地区重症肾病救治挑战,介绍了以“风险分层-精准干预-多学科协作”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西安交通大学王楠教授团队开发的高表达细胞膜色谱技术,通过高效筛选药物先导化合物,推动了肾脏病创新药研发的提速。
8月3日下午,大会在乌鲁木齐会场圆满闭幕。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田李芳教授总结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基础-临床-国际协作”三维对话,为肾脏疾病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未来肾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将深化跨国多中心研究,尤其在透析介入技术、中医药国际化等领域加强合作。
本次双城大会打破地域界限,让两地参会者实现实时互动、深度研讨。会议不仅是学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健康丝绸之路”倡议在肾脏病领域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会议为提升肾脏疾病诊疗水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注入了新动力。陕西省肾脏药理专委会始终关注前沿、服务基层:14期“秦岭”院际多学科疑难病例讨论,让顶尖智慧穿透层级壁垒;在汉中洋县、延安黄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白鸟湖医院等地常年派驻医生,让优质医疗资源走进最需要的地方;对口支援8家医院、接收百余名进修医护,帮扶辐射全国14省近百个地市。未来,专委会将继续携手学会的学者们,为实现医学现代化而共同努力。